BOB竞猜参与了这次漫步的张左之老先生,在朋友圈发出了自己的记录,也收集整理了一些朋友的留言。这条专业街对几代上海居民的意义,正是通过这样点点滴滴的记忆,被后人所了解。以下为张左之先生的收集整理。
同事“图林老姜”留言道:“自出生后就在南京东路生活了44年,小学、中学同学多数是住在北京东路沿线的,除了山西路苏州河边的一个同学外,全拆迁走了,最远的搬到松江车墩。其实,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最有名的五金街应该是天潼路。一个大学同学保留身份从某大学下海在天潼路租房开五金店,二十年来赚得盆满钵满。到60岁从大学退休,正赶上店面房屋动迁,金盆洗手。”
“北京东路五金街,陪伴我成长的一条街。从牛庄路浙江路到北京东路那里留下过我太多的记忆。1970年制作电视机(5吋示波管),到72年2月21日在家里成功收看尼克松访华。一栋楼的人都到我家围着观看,示波管前还放一块凸透镜放大画面。其乐无穷矣!现在想想,还应感谢当时那些应有尽有的元器件零售店和五花八门的五金零配件。一切只要动手动脑就能成功。其实,六七十年代年轻人最喜欢去的,有浙江中路福州路转角的青少年无线电商店、浙江中路牛庄路上的无线电元器件店及北京东路上的各种五金店,还有南京东路上的翼风模型商店,再远点的就是虬江路上的各种实用综合型商场。这些随着时代的变迁都已不复存在了。而它们曾为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BOB竞猜希望这些老上海人曾经熟悉的地方尽可能地被记录,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为后人所了解。”
研究生同学廖兄讲了一件趣事:“五金路我也是常客,结婚时做家具,组合式的,铰链只有在五金路有。专程到北京路上海家具五金厂门市部去买,但门市部没有货,要去厂里仓库去提货,结果厂在新华路定西路口,距离我工作的上海玻璃搪瓷研究所仅半站路。”
同行王先生留言道:“(当年)出门就是牛庄居委会,晚上8点半是浙江中路有轨电车的声音……记得80年代初,其实五金店都是外地人的了,之前多为本地厂的“门市部”,而门市部这个词已无人用了。后来家里也搬迁了,对面的黄浦剧场和上海出租汽车也不见了……最喜欢的还是家东南方向四马路上的各种书店。家里人讲不能讲四马路,那会儿偏讲,后来知道确实叫不得。BOB竞猜”
曾在上海读研的大学同学老程留言道:“80年代北京东路有卖元器件的,我都去转过多次,好像福州路那边也有一些店?那边好像是卖影印资料的。”
外地同学老王留言道:“南京也有三条著名专业街,即太平南路的低压电器电子元器件街、莫愁路的机电机械设备金属材料街和珠江路电脑街。这些街基本上和改革开放同步兴起发展,见证和助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些专业街也已经逐步转型并退出历史舞台。”
事实上,鼎盛时期上海有二十几条专业街。专业街是指同类及相关经济活动高度聚集,并能形成一定区域影响力的城市空间。按其经营内容,当年的专业街可分以下几类:
建材装饰类:宜山路建材一条街、金陵东路装潢材料一条街、曲阳家具一条街、赤峰路现代建筑设计一条街;
餐饮类:黄河路及乍浦路餐饮一条街、BOB竞猜吴江路及云南路小吃一条街、阳曲路餐饮一条街、新都江美食街、铜川路海鲜一条街、永安路水产市场;
机电用品类:北京东路机电设备一条街、威海路汽配一条街、牛庄路建筑五金一条街、天潼路通讯产品一条街;
休闲旅游类:衡山路休闲一条街、路旅游一条街、雁荡路休闲一条街、张杨路旅游一条街、多伦路文化一条街、东台路古玩一条街。